注册

东芝存储器出售案再起波澜;三星存储芯片二期项目正式落户西安

来源: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原作者:刘静    

东芝存储器出售案再起波澜

8月29日,有媒体称东芝存储器业务出售案已经尘埃落定,最后由以西部数据为主的日美联盟以1.9万亿日元(约合174亿美元)收入囊中,并称东芝将在8月31日正式对外公布。

不过,剧情却再次出现了反转,不仅东芝未在31日宣布结果,更意外的是,东芝董事会仍在与鸿海、西部数据、以及贝恩资本三大阵营进行谈判,这意味着东芝存储器业务究竟花落谁家仍旧是谜。

最新消息是,市场传出原本被边缘化的苹果再次成为东芝存储芯片业务竞争的主角之一,将携手贝恩资本竞购东芝存储芯片业务,其中苹果计划出资3000亿日元(约合27.3亿美元)。

据悉,由于东芝存储芯片业务迟迟未定,东芝股票已经从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降级至二板市场,而东芝需要在明年3月前完成存储芯片出售交易,否则其股票将被东京证券交易所摘牌。业内人士称,为避免退市风险,东芝必须在9月初与竞购方达成最终出售协议。

三星存储芯片二期项目正式落户西安

为了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NAND闪存芯片需求,三星电子于8月28日宣布,将在西安投资70亿美元用于扩充西安存储器工厂。

目前,三星电子已经与陕西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存储芯片二期项目正式落户西安高新区,这是继2012年入驻之后,三星电子与西安高新区展开的第二次合作。此次二期存储芯片项目新建生产线将用于高端闪存芯片(3D NAND Flash)的生产。

三星监管文件显示,在70亿美元的投资金额中,已经有23亿美元获得了管理委员会的批准,不过三星并未透露将会增加多少芯片产能以及具体的时间进度表。

众所周知,三星电子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存储器厂商,根据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三星电子在全球NAND Flash品牌厂商营收中占据了35.6%的市场份额。

中芯国际28nm营收占比增长13.8倍

中芯国际最新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达15.4亿美元,较2016年的13.2亿美元同比增长16.6%,创下新高纪录。

在较先进制程方面,尽管与台积电等厂商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中芯国际在持续提升28纳米制程营收占比。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芯国际来自28纳米的收入已经增长至占晶圆总收入的5.8%,较2016年同时期增长高达13.8倍。

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博士曾多次在财报中表示,2017年将继续扩大28纳米生产,并且将该制程视为中芯国际今年主要的增长动力之一。

此外,中芯国际上半年之所以能再创佳绩,还得益于付运晶圆的增加,报告期内付运晶圆的数量为2109919片(8寸等值晶圆),较2016年同期的1803170片涨幅达17%。

大基金14.5亿收购兆易创新11%股权

8月28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即“大基金”)与启迪中海、盈富泰克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大基金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获得兆易创新11%的股份,正式成为兆易创新的第二大股东。

协议显示,启迪中海和盈富泰克拟分别将其所持兆易创新的15808061股股份和6486939股股份,共计约22295000股(分别占兆易创新股份总数的7.8%和3.2%)转让与大基金。

至于交易价格,大基金将向两家公司共计支付14.5亿元,其中向启迪中海支付转让对价约10.3亿元,向盈富泰克支付转让对价约4.2亿元。

对于本次收购兆易创新股份,大基金表示,主要是为了发挥大基金支持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支持兆易创新成为国际领先的存储芯片和 MCU 设计公司,进一步提升其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动兆易创新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形成良性自我发展能力,带动国家存储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为大基金出资人创造良好回报。

收购完成后,兆易创新前五大股东分别为朱一明(占股13.58%)、大基金(占股11%)、讯安投资(占股10.44%)、香港赢富得(占股10.32%)以及陕国托(占股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