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兆易创新或将于近期启动合肥12寸晶圆产线

来源:       

近日,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网站发布了一份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兆易创新”)的招聘简章。内容显示,兆易创新正在为其牵头开启的合肥共建项目招聘制程整合、研发方面的工程师。

根据招聘简章公告,2016年兆易创新牵头开启合肥共建项目,旨在打造集设计、制造、加工于一体的高端芯片企业。该项目一期主要目标是在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造一条占地超过800亩的12英寸晶圆产线,预计2017年7月竣工。

根据竣工日期计算,兆易创新或将于近期启动该产线建设,先期土地平整、厂房建设可能早已开始。

 
Source: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网站

将挑起合肥存储产业发展大梁

据了解,成立于2005年4月的兆易创新,一直致力于各类控制器及周边产品的设计研发,主要产品有NOR Flash、NAND Flash以及MCU。数据显示,兆易创新是中国大陆本土最大的代码型闪存芯片设计企业。

在国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的背景下,兆易创新要涉足晶圆制造业务也不是不可能。

在招聘简章中,兆易创新对该项目表述为“共建”,既然是共建,必然在合肥有合作方。近日,已有媒体报道兆易创新可能会和合肥长鑫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合肥长鑫”)一起启动该项目,并由前中芯国际执行长王宁国主导。

根据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今年6月13日确实有一家名为合肥长鑫的企业在合肥市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而且来自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网站公告也显示,合肥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正在委托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环境评估,该项目同样位于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环评报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达人民币494亿元,目标产能12.5万片每月。
 
Source:安徽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
 
Source: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

种种迹象表明,兆易创新和合肥长鑫共建12英寸晶圆产线的事情基本能够确定,目前前者负责人才招聘和技术准备,而后者则负责土地平整和厂房建设。然而,根据工商信息显示,目前合肥长鑫的股东只有合肥国资委旗下的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不过,也有可能是各方还在准备推进阶段,相关资料还没有更新。

此前,刚刚登陆A股一个多月的兆易创新于2016年9月20日在上交所发布停牌公告表示,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故申请连续停牌,至今还未复牌。

相信兆易创新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就是为了推进这一项目而进行的。按照上市公司一般不超过3个月的重组时间计算,兆易创新很可能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宣布重组方案。

最终的方式可能是兆易创新以投资入股或者发行股份收购合肥长鑫的方式推进。如果是这样,兆易创新或将挑起未来合肥存储器制造业发展的大梁。

人才、技术来源成最大挑战

兆易创新如果和合肥共建晶圆厂,可能会涉足与自己业务相关的闪存,但鉴于合肥方面此前希望以内存为先的情况,新的厂线也有可能生产内存产品。

当然,不管是内存还是闪存,都是资金、技术和智力密集型产业,需要企业有庞大的资金投入、技术储备和人才引进方案。

资金方面来看,目前国家和地方都在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合肥更是大力投入,该项目有合肥国资委的支持,想必资金不会成为主要问题。所以,人才和技术将会成为兆易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

人才方面,兆易创新已开始未雨绸缪。从东南大学开始,兆易创新接下来还会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十几所微电子专业较好的高校继续招聘,为新产线投产做好准备。相信,除此之外,兆易创新还会聘请更多经验丰富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

资金可以筹备、人才可以慢慢培养和引进,但技术上的缺乏可能是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没有自主技术或者授权技术,兆易创新面临的挑战不可谓不大。

从其他地方启动的一些项目来看,相关厂商基本都取得了相应的技术授权或者技术支持。武汉新芯启动的存储器项目跟飞索半导体达成了技术授权合作,且其本身有一定的技术储备,而晋江晋华打造内存基地则是由台湾联电负责技术开发。

目前,还不知道兆易创新发展存储器制造业技术来源于哪里,或许谜底要等到项目启动那一天才能揭晓,未来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